现代人相当重视生活品质,很多家庭每周都会安排外出活动,不论是聚餐、逛街或是郊外活动等。但当家庭力有了新成员,提醒爸妈,规划外出行程时,必须考虑婴幼儿日常作息、行为能力、健康状况及情绪状态等细节,才能让每一次的亲子旅游,留下最美好的回忆。

出门前先评估宝宝的生理状态
常听长辈告诫,婴儿不满4个月大别带出门、还小容易被吓到,其实都是有原因的!宝宝颈部发育约3个月左右才会逐渐硬挺,需要特别注意支撑力,否则相对较容易发生危险;而外在环境的声音或光影变化等过度刺激,也可能让宝宝晚上不容易入眠或睡眠品质不好,甚至出现夜惊或梦魇。
出生不满4个月须随时满足生理需求为要
宝宝0~3个月大时,多数的时间是在吃与睡中度过。尤其是喝母奶的宝宝,每2~3小时就要喂1次奶,加上母奶好消化、易吸收的特性,一天需要更换8~12片尿布,所以此阶段若带宝宝外出,要面临宝宝随时可能饿了、大小便或想睡觉等状况,为了尽量不影响宝宝的作息,带宝宝外出首要考虑的是:随时满足生理需求。
避免病菌传染,少去人多、环境复杂的场所
新闻经常出现,月龄较小的宝宝感染了某些病毒,合并重症,出生不久就住进新生儿监护室,甚至死亡等报导。出生不满3个月大的婴儿与65岁以上的老年人,属于免疫不全人群,较容易被病菌感染,且症状也可能较严重、病程较长。临床上有些疾病发生在宝宝身上,当征兆出现时,可能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阶段,所以为降低感染风险,特别在某些疾病正处流行期间,外出应尽量避免人多、室内空气不流通的场所。
观察宝宝行为能力发展与日常作息
一视二听三抬头,四握五抓六翻身,七坐八爬九发牙,十捏周岁独站稳,是句琅琅上口的俗语,意味着大多数的宝宝在不同月龄时的能力发展状态,建议带宝宝外出时,要先考虑他的行为能力发展与外出目的,像是想带孩子去爬山,需要评估体力、脚程等,但如果只想让他体验山里的环境,听虫呜鸟叫,就算宝宝还不会走路,爸妈也可以使用包巾或推车。此外,宝宝就像成人一样有固定作息,外出时应将主要行程安排在他精神最好的时段,才不会因为肚子饿或想睡觉影响玩耍的品质。